艺述英国2012
英国阿库·汉姆舞团
《上升之路》 Vertical Road
北京国家大剧院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杭州 武汉
2012年英国评论界国家舞蹈奖最佳编舞
2011年英国伦敦南岸天空艺术奖
2011年美国演艺协会杰出艺术家奖
201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世纪评论奖
《上升之路》是人类灵魂从尘世至天堂的旅途沉思,意在探讨人的尘世本质和行为因果,从沉痛渐入优雅之佳境。作品灵感来自13世纪著名波斯诗人和哲学家鲁米的诗句:
我死了,从矿石化为蔬菜五谷;
作为蔬果的我死了,化为动物。
动物死了,我成为人。
如此,为何还惧怕死后的虚无?
下次我还会死,
然后长出羽翼犹如天使。
会比天使飞升得更高 -
你无法想象的来生,
那就是我
《上升之路》汇集了来自欧洲、亚洲和中东的优秀舞者。创新的舞台灯光效果、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配乐令作品独树一帜。秉承阿库·汉姆的一贯艺术追求,作品着力探索不同文化的对接和舞蹈创新。阿库·汉姆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为了生存,我们甚至不得不加快呼吸的速度,我自己也感到越来越被迫被一股横向的强大力量牵引。我相信,从容的呼吸才是我们深层精神能量的安居之地。在一个因技术和信息发展而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我愿逆潮流而动,去探索因果关联,不仅在精神层面,而且在纵向层面。
《上升之路》的艺术魅力不可抵抗 -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智慧与艺术结合的美好夜晚,可遇而不可求 - 英国《金融时报》
汉姆的文化对接之旅犹如痛苦而美丽的谜宫 - 英国《英国卫报》
意味深长的舞蹈,直击灵魂,在想象中翱翔 - 《澳大利亚人》
极具灵感,虽然纠结严酷却无比美丽 - 英国《舞台》
优雅精致得让人战栗 - 英国《观察者报》
阿库·汉姆
阿库·汉姆1974年生于英国伦敦一个有孟加拉血统的家庭,7 岁起接受印度传统舞蹈卡塔克训练,23 岁在欧美舞坛崭露头角,27 岁已成为最受瞩目的国际舞坛巨星。他的独舞处女作于1990年上演,其风格为古典卡达克和现代元素的融合。阿库·汉姆曾任伦敦南岸艺术中心驻团编舞和联合艺术家,现任伦敦萨德勒斯的威尔斯剧院联合艺术家,2000年创立阿库·汉姆舞团,以其精湛舞技和“近乎奇迹的静止和速度”成为当代舞蹈的风向标。
阿库·汉姆说:“当我身在当代舞蹈领域时,我总觉得无法再攀升,一种灵性的虚无感;但是当我处在传统舞蹈之中时,我却觉得失去了往外延展的自由。因此对我而言,最美丽的境界莫过于两者并存。就像网球,一边是充满历史、灵性与神圣的传统;另一边是充满可能性、各种语汇、自我的当代,我就像那颗球,总是来往两边,不会待在任何一边太久。当我正在中间的网子上方时,是我最喜欢的一刻,那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地方。”阿库·汉姆本身惊人的肢体技巧和作品的艺术深度与广度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那个美丽无上的境界。
阿库·汉姆的作品大多哲学意味浓厚,多元文化交汇,以不同领域的艺术大师跨界合作为特色,因此成就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舞蹈作品,包括《若》(2002年,和艺术家安尼诗·卡普尔、作曲家尼汀·索尼合作)、《玛》(和作家汉尼夫·古雷希合作,2006年伦敦南岸中心戏剧表演奖)、《零度复数》(和舞蹈家西迪拉比·卓卡维尔、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作曲家尼汀·索尼合作,2006年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舞蹈作品提名,2007年澳大利亚悉尼国际艺术节荷普曼奖最佳编舞)、《打击乐、弦乐和钢琴变奏曲》(2006年,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相遇》(2008年,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合作)和《上升之路》(2012年英国评委会国家舞蹈奖最佳编舞,201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艺术节世纪评论奖)。
阿库·汉姆的双人舞也多为跨界合作,最著名的是2006年与芭蕾明星萧菲·纪莲合作的《圣兽舞姬》和2008年与奥斯卡影后朱丽叶·比诺什合作的《我之深处》(曾于2009年在北京和上海演出)。
在其艺术生涯中,阿库·汉姆获奖无数,主要包括:
- 英国评论界国家舞蹈奖最佳编舞 (2012)
- 美国国际演艺协会杰出艺术家(2011)
- 英国伦敦南岸星空艺术舞蹈奖(201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国际杰出舞蹈贡献奖(2007)
- 澳大利亚荷普曼奖最佳男舞者、最佳舞蹈编导(2007)
- 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2006)
- 英国伦敦南岸戏剧表演奖(2005)
- 英国评论家协会全英舞蹈大奖现代杰出艺人(2005)
- 英国潜力新人奖最有潜力舞蹈新星(2004)
- 英国符咒奖最佳新人提名(2002)
- 英国《乐》杂志杰出舞蹈新秀(2000)
- 英国舞蹈评论家协会杰出舞蹈新秀(2000)
- 英国杰伍德基金舞蹈编导大奖(2000)
由于对英国舞蹈艺术的突出贡献,阿库·汉姆2004年获英国德蒙特福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获大英帝国皇家勋章(MBE)。
|